為深入貫徹《社區矯正法》,順應社區矯正信息化發展要求,有效提高社區矯正對象教育矯正質量。德安縣司法局不斷創新體制機制,深化“互聯網+社區矯正”教育模式,充分發揮社區矯正“智慧矯正”的相關功能,與杭州心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以“心岸”平臺為載體豐富教育學習方式和內容,使社區矯正對象利用手機終端登錄“心岸”APP實現“線上不停學”。 社區矯正人員可以自由選擇時間通過“心岸”APP對社入矯教育、在刑意識、認罪伏法、守法意識等相關內容進行學習。為了防止代學、作弊等情況的發生,APP不定時對學習中的矯正人員進行人臉識別驗證,學完一段后要求回答問題,只有答對問題才能獲得相應的學習時長,答錯就沒有成績,促使了社區矯正人員認真學、仔細聽和看,從而確保學習教育的真實性和有效性。矯正人員在進行公益勞動時,須進行“刷臉”簽到與簽退,并須上傳相應的勞動照片或視頻,進一步保證了勞動的真實性。同時,工作人員通過“心岸”APP后臺可以實時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況,為調整個性化矯正方案提供參考依據;通過矯正人員的每天簽到,也極大方便了工作人員對社區矯正人員的行動軌跡進行監管核實。 “互聯網+心岸APP”社區矯正網絡管理新模式的運用,一方面拉近了矯正人員與工作人員之間的距離,增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監管幫教的精準性,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當前工作難點問題;另一方面能夠有效促進社區矯正對象有選擇性的開展自我接受監管、學習改造,使社區矯正監管更加的高效率和人性化,切實提高了德安縣教育矯正工作質量和信息化水平。 |
主辦單位: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員會 | 版權聲明
備案編號:贛ICP備17006429號-1